四月,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9日上午,我來到美麗的涇縣三小參加了宣城市《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優(yōu)質(zhì)課評選暨觀摩研討活動。 三節(jié)課猶如三道精美的大餐,給我們的視聽帶來極美的享受。評課專家精彩深刻的點評,也讓我們受益匪淺。從這次活動中,我收獲頗多。 教學理念先進,體現(xiàn)課改方向。 讓學生在獲得知識、形成能力的過程中有機地滲透對學生情感的培養(yǎng)、理想的教育。比如涇縣三小陳老師的《地震災害中的英雄少年》,用汶川地震的一些圖片導入,說到一些感人故事。讓學生自己感受用手在土里刨、腿壓在石板下仍堅持喂同學120次水等動作,讓學生感受到這些小英雄堅持不懈、為他人著想的優(yōu)秀品質(zhì),從而對學生的道德培養(yǎng)起到了指明燈的作用。 教學設(shè)計新穎,真正寓教于樂。 郎溪呂老師的《我換牙了》讓人忍不住拍掌。為了讓學生明白吃過食物后殘渣留在牙齒上對牙齒有害,呂老師竟然在課堂上讓每個同學吃起了奧利奧餅干,再請同學漱口,讓大家觀察漱口水的渣滓,從而明白飯后要漱口。為了教會大家正確的刷牙方法,她通過給牙齒模具刷牙、播放視頻刷牙兒歌等方式,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真正做到了寓教于樂。 教學預設(shè)充分,教師應變能力強。 精心的預設(shè)是課堂生成的基礎(chǔ)。面對學生的提問、回答,教師能夠用極強的應變能力對學生進行引導。比如寧國嚴劍敏老師的《接受還是拒絕》這一課。她根據(jù)六年級學生即將結(jié)束小學階段的學習,將要進入初中這一特點,沒有對學生進行空洞的說教,而是創(chuàng)設(shè)了“實話實話”這一訪談節(jié)目情境,讓學生談談對幾個案例的看法,說說如果是自己應該怎樣做。在學生說的過程中,教師始終抓住“明辨是非”這條預設(shè)主線去引導他們,從而讓學生知道遇到類似情況應該是接受還是拒絕。 通過這次觀摩學習,我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提升了素養(yǎng),也找出了差距,更明確了今后努力的方向。(王 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