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韻飄香提素養(yǎng),拾級而上促提升。為提高宣城市第三小學的教育教研水平,在學習交流中流中互學共鑒、共促發(fā)展。2024年4月10日,我們一行人來到江蘇省連云港市和安小學深入參與學習該校的教學教研活動。
一、參觀校園設施,感受校園文化
在和安小學副校長樊校長的陪同下,我們一起參觀了校園,不管是科技館、陶藝室、書法教室、篆刻室,音樂教室,圖書館等等都讓我們忍不住贊嘆這里一流的硬件辦學條件。然而,除了硬件設施,更吸引人的是這所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不論是處處可見的圖書角,還是每個班級門口的學生硬筆作品展示,抑或是墻上粘貼的各種傳統(tǒng)文化介紹,都真正做到了“讓學校的每一面墻都會說話”,這些都體現了和安小學對于這種校園隱性課程的重視,以及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和注重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教育理念。
二、走進真實課堂,感受合作探究氛圍
與學校的教師們交流后,我深刻感受到他們的教育熱情和教學專業(yè)。4月10日下午,我們走進了五年級的語文課堂聽了一節(jié)《刷子李》。
課堂伊始,進行了課前三分鐘素養(yǎng)展示,這已經是他們從一年級就開始的傳統(tǒng)活動。一組學生分享自己昨晚讀的書,并精心的繪制了思維導圖向大家介紹。孩子們自信的面貌,響亮的聲音,良好的語言組織能力都讓我們感受到此項傳統(tǒng)活動并非流于形式,而是扎扎實實的讓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得到了提高。
整節(jié)語文課,尤其是前20分鐘,課堂幾乎完全交給了學生。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并繪制思維導圖,然后進行小組匯報,小組每個成員之間都各司其職,真正做到了合作性學習,而非流于形式。整個課堂過程,教師只是在關鍵節(jié)點適時點播側面描寫對突出人物性格特點的作用,帶領學生向前走了一步。而這種不同于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也幫助和安小學在當地取得了第一的成績,可見這種新的課堂模式一定有其值得深入學習之處。
此次參觀,無論是宏觀上的校園文化建設,還是落到實處的寫字、朗讀,閱讀教學,甚至是這里的作業(yè)形式都讓我對和安小學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獲益匪淺。我想回去以后我們還要繼續(xù)努力學習這里的長處,把他們先進的教學經驗運用到我平時的教育教學當中。教學相長,我相信在這個過程當中,除了學生能力會得到提高,我自己也會收獲更多的成長。(文/圖:裴群 二審:楊玲 終審:楊海云)
|